作者:益和傳媒 日期:2016-9-7 9:22:42
我們在給某個產品或品牌腦暴創意時,總會習慣性地去分析該品牌的目標用戶。比如:目標用戶女性為主、20歲到30歲之間、注重生活品質等。我們理所當然地把所有的創意洞察來源都集中在“目標用戶”身上。然而,有沒有打破這種慣性思維,仔細想想:到底什么是“目標用戶”?
這個問題似乎不言而喻!澳繕擞脩簟备鶕渥置嬉馑,就是:產品/服務的使用者。但是,在不同的購買場景/購買決策鏈里,“目標用戶”的含義會發生變化,或者說:僅僅瞄準目標用戶就夠了嗎?
舉個例子:
一位16歲的妙齡少女特別想買一套性感的比基尼,和同學們(同學里有她的男朋友)去海邊度假。她做夢都想買這套比基尼,幻想著穿這套比基尼在海邊和男友牽手漫步的畫面。因為,她的男朋友曾無意中稱贊過一位穿同款比基尼的網紅。
毫無疑問,少女是這套比基尼的目標用戶!但是,她最終還是無法得到這套比基尼。因為這個少女還是中學生,沒有賺錢的能力。購買這套比基尼的最終經濟決策者不是少女,是少女的父母。她的父母認為:一個中學生,穿著比基尼在海邊張揚,簡直不可思議!所以,父母斬釘截鐵地斷了少女的“比基尼之夢”。